一個生產企業,安全生產是企業的命脈,而安全生產的基礎就必須要擁有一批知安全、懂技術,高素質的職工隊伍,安全教育就承載了安全、技術、素質的重責。沒有接受文化教育在現實工作中可稱之為是“文盲”,沒有接受安全教育在生產工作中可稱之為“魯莽”,工作魯莽、沒有安全防范、自保和辨別意識的職工可稱之為“隱患職工”,許多的安全事故就是“隱患職工”造成,“隱患職工”的存在成為企業安全生產、安全發展的一個隱患炸彈,使企業的安全工作始終處在一個高危水平。
目前,公司對發生安全事故的調查處理中存在著安全思想認識不高、安全意識低、安全觀念淡薄的狀況,不能有效辨別作業環境的危險性、不能認識作業過程的安全性,缺乏安全教育,從而暴露出安全教育工作的不到位,不實際、不深入等因素存在。長期無效的安全教育習慣積累,在思想意識上形成了較模糊安全的意識,安全教育成為一種形式和過場,安全成為一句口號。所以我們談安全、說安全,講安全的前提,要認識安全和“安全教育”。為此,結合公司安全教育現狀和目前企業安全教育普遍存在的問題和現象,淺談個人對安全教育的認識和體會。
一、對安全教育重要性的認識
要進一步搞好企業安全教育工作,提升企業安全教育質量,首先要求全體員工認識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及現實意義,只有認知安全教育與企業發展的關系,認知安全教育與我們員工生命、家庭幸福的關系,認識企業安全責任的關系,才有助于提高企業對安全教育的全新認識和定位、才有助于激發職工對安全學習的動力,才有助于企業適時有效開展安全教育工作。
1.安全教育是法律法規的要求。安全教育培訓是《安全生產法》等法律法規賦予生產經營單位的重要職責,《安全生產法》明確要求企業對員工進行安全教育,其教育培訓情況記入個人工作檔案,安全教育培訓考核不合格的人員,不得上崗。法律法規作出這樣的規定的原因除了保障安全生產,更重要的是為了保障職工的生命安全。
2.安全教育是企業生存發展的需求,企業的發展需要人的推動,而人是企業發展的動力和源泉,因此,安全意識強、安全技能全面、專業技術水平高是企業自身生存發展對人才的需求,職工的綜合安全素質的提高,安全教育培訓是必選之路,也就成了企業“安全、發展”的重要保障。
3.安全教育是職工自我保護的需要。職工在進入企業后,對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和生產工藝原理不甚了解,生產過程、作業環境中有哪些危險因素?如何防護?自己將要從事的崗位有什么危險性等等這些都要求職工在正式上崗前就有所了解。因此,職工必須接受安全教育培訓,了解和掌握企業概況, 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識, 獲得安全操作技能,掌握處理和應對緊急情況的本領,這也是《安全生產法》中明確規定的新職工進廠“三級” 安全教育的要求,“在一切隱患中,無知是很大的隱患”,所以安全教育不僅僅是為了提高職工在工作中的安全意識,更重要的是提升職工安全操作技能、預防事故能力,自我保護能力。
二、安全教育普遍存在的問題和現象
目前,公司安全教育雖然在不斷地開展、但由于受人員素質、思想觀念等的影響,安全教育培訓在一定程度存在不足,安全教育的成效沒有完全體現出來。在一定程度仍舊存在職工對安全教育的態度漠不關心,安全意識不強;安全教育的方法、模式單一、傳統;安全教育計劃沒有完全得到落實;教育培訓內容不能完全與生產操作結合;安全教育培訓有流于形式的現狀,安全教育培訓僅以完成任務為目的;安全教育缺少與外界的溝通交流,等等這些在一定程度制約了公司安全教育的創新發展,制約了安全教育質量和成效的提高,也成為了企業安全工作中的一個難點。同時根據近幾年各類事故分析,企業安全教育普遍存在以下問題和現象。
1.生產效益與安全教育的優先問題:領導重視生產效益是工作,也是工作重點,而經濟效益的來源必須在生產安全前提下所產生。如果忽視了生產安全、忽視了安全教育,經濟效益就得不到保障。在日常工作中,常常是以“注意安全” 取而代之,有時在生產繁忙、人員緊缺時更有不計安全,冒違章之險,違章的表現即反映了對“安全教育”的缺失。重生產效益、輕安全教育,則削弱了對安全意識、安全觀念、安全素質的重視和認識,破壞了安全生產的平衡,降低了對安全作業的認識標準,安全實質成為一句響亮的口號。
2.經濟處罰與思想教育的平衡問題:在企業安全管理中,對違反安全規章制度、違反操作規程等一切違章現象,采取的是經濟上處罰予以制止,甚至是避而不見。很少有人針對違章現象進行思想教育,結果使職工沒有認識到違章的嚴重危害,沒有養成自覺遵守規章制度的良好習慣,甚至產生逆反心理和抵觸情緒,在生產中我行我素、將錯就錯,表現出對一切 “無所謂”的態度。重經濟處罰,輕思想教育,沒有起到教育改進提高的目的,相反增設了一道阻礙與職工交流溝通的屏障,相對加深了對安全管理的難度。
3.安全意識教育與安全技能教育的現狀:目前在安全教育培訓方面的人才相對匱乏,重點大多放在安全法規的宣傳、文件、制度的學習上,來提高職工的安全意識,而忽視了實際安全操作技能的培養,不能預知和辨識工作中存在的潛在危險,遇到危險驚慌失措,失了安全救護的有利時機,發生事故,不能夠正確地采取安全措施,不能正常的處理事故,更談不上有效的預防。
4.事故后的反思與事故前預防教育的現狀:我們的一貫做法是當安全事故發生后,一般都采用“亡羊補牢”的作法,強調安全教育,重視對事故的反思,召開事故分析等會議,處罰、組織安全大檢查,舉一反三,排查隱患等,開展這些工作固然重要,能夠避免類似事故的重復發生,但事故的損失、員工傷害是無法彌補的,因此,忽視事故前的預防教育是不可取的,應該加強職工日常教育,事前防范、做到防患于未然。
三、安全教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徑
1.進一步完善安全教育機制。任何工作要有章可循、就必須有一整套規范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制度為支撐和保障,目前公司的安全教育制度雖然全面,但操作性、執行、實施過程、執行保障沒有完全實現了安全教育的相關要求。值得我們總結和完善。目前在我們現有的安全教育制度上仍需要進一步細化和完善,從制度上保證教育的經常化、普遍化、規范化。同時要保證制度的可行性,如果制度失去可操作性,制度成了擺設,那么安全教育就從根本上失去了意義。
2..安全教育要堅持經常化、規范化。安全教育要做到經常化,做到警鐘常鳴,防患未然。要有計劃地把集中性教育和經常性教育結合起來,真正做到“計劃、落實、效果”三結合,防止和杜絕時緊時松的安全教育狀況。充分發揮“三級”安全教育的作用,確保新進廠職工(包括新進入的職工、臨時工和實習人員、外來工程建設人員等)的廠級安全教育,廠級安全教育是職工形成牢固安全意識的基礎,也是今后安全教育成效、質量的關鍵所在。
3.教育方式方法要靈活多樣,力求生動形象,避免空洞。安全教育要有技巧,難過不同類型案例分析,防范措施,讓職工認識到每個工種存在安全隱患,通過不同形式安全教育,如講座、座談、班前班后會、安全活動日、周期檢查等與生產實際結合,與職工安全意識結合、與職工理解認識結合,結合實際工作開展,避免空談,力求實際和安全實效。
4.要結合事故的預測預防進行教育。日常要注意掌握事故發生的規律,有針對性地開展事前教育,注重和加強節假日前后的教育,結合季節特點進行的教育等,結合不同時期、階段形成牢固的安全思想和安全觀念。
5.安全教育要深入人心,研究人的心理、個性等特點。安全教育更需要“人性化”的方法,對人要從心理上、個性上分析他的不安全行為產生的原因,有針對性地進行個別的教育和引導。例如對喜歡逞強好勝,因而冒險蠻干的人,要使他明白謹慎小心并不是貪生怕死,冒險蠻干也決非英雄好漢;對粗心大意、馬馬虎虎的人要讓他明白“一時的疏忽,終生的痛苦”的道理等等。
另外,我們可以通過黑板報、安全競賽、現場安全操作演練、事故分析等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動方式,讓員工牢固樹立安全意識,提高安全操作技能,增加安全教育新意。總之,只有安全教育與實際結合,避免流于形式、為完成任務而發一張紙、開一個會就完事的壞作風。我們要把安全教育當作一項重要工作任務來抓,才能取得較好的教育效果,企業才有生產安全的保障。